《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》隨筆:應區別民族的血統和文化

《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》 |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

Advertisement

戴天昭博士著有《美國的台灣政策》與《台灣戰後國際政治史》等日文書,這本《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》全書厚達 800 頁,總結的部份提到一些資訊,隨手摘要。

1. 中華民國政府在李登輝發表「兩國論」後實質「台灣化」,爾後的第二次總統直選中,國民黨「半山」連戰對決民進黨「台灣之子」陳水扁與超黨派「大陸系」宋楚瑜。

什麼是半山?

就是指原籍台灣,不過在台灣日治時期前往中國大陸(俗稱唐山)旅居,並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,再度返台的國民黨人士。

2. 「陳水扁執政後,中國政府改與國親兩黨法統派強力合作。」

3. 中國利用台灣內部朝野的對立,對連、宋採取懷柔政策,積極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。

4.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全球各地的殖民地幾乎都已經解放,相繼獨立成為主權國家,但其中只有社會經濟、文化水準最高的台灣還無法獨立,現在仍舊被捲入大國利害衝突的漩渦中,為何會如此?筆者質問國際正義何在?

作者最後引 1971 年《紐約時報》的一段話做結尾:

「中國人必須從政治和法律當中,學習區別民族的血統和文化。他們必須捨棄:遠離中國而仍繼承漢民族血統的人,在法理上就是中國人的這種古老觀念。他們必須停止將希望自決的人當成反叛者。同時,他們必須理解:一個人可以誇耀中國的傳統,但不一定要選擇做中國政府的臣民。」

關於書籍

作者: 戴天昭
譯者: 李明峻
出版社:前衛
新功能介紹
出版日期:2010/07/10
語言:繁體中文

 

 點一下追蹤 IG 與吹著魔笛的浮士德粉絲團 🙏

追蹤 Instagram👍https://lihi3.cc/vlzV5

↓追蹤 Facebook 專頁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