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本文原發布於 2010 年,上週五(10-03-14)帶朋友去用餐後發現這些經典菜色的味道依然沒變,改變的是店家的服務態度與素質,從「非常好」變成「極好」,所以趁文章搬家之便也順道在這篇文章的後面補充新的感想。
🙏 點一下追蹤 IG 與吹著魔笛的浮士德粉絲團 🙏
追蹤一下 Instagram👍
https://lihi3.cc/vlzV5
《花彘醺》
店址:台北市仁愛路4段345巷15弄8號(國父紀念館)
電話:2777-1479
營業時間:17:30~01:00
用餐價位:100~400(10%服務費)
深夜11點,閒晃在延吉街口,和同事正為了找不到餐廳用餐而發愁時,偶然發現了位於巷弄內的創意料理居酒屋《花彘醺》,低調的紅黑色系店面有種神秘的感覺,而奇妙的店名更為其增添了幾分魅力,兩人便決定到裡頭用餐看看。
推開店門,穿著和服的老闆娘便親自上前迎接帶位,從點餐開始就讓我愛上這間店家了,老闆娘先簡單詢問我們是否有什麼東西是不吃的,接著給了兩份Menu,大約五分鐘後,她拿著一張小單子過來,上面是她自己針對我們所開出來的菜單,有許多東西是Menu上頭沒寫的。
(會喜歡是因為,這省下了我自己在那翻菜單的許多時間)
因為是創意料理居酒屋,他們隨時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菜單,而食材則是在深夜打烊後由老闆娘們親自到市場去挑選與進貨,所以也有許多時蔬與時魚等等,來這裡用餐記得問一下老闆今天是否有特製的餐點。
甫坐上位,桌上立刻擺了一碗像洋芋片的前菜,吃起來香脆可口,鹹中帶點甜,沒三兩下我自己就把整碗給吃光了,後來一問才知道居然是由牛蒡作成的點心!
第一道菜上的是「生牛肉」,擺盤像一座尖塔,視覺效果相當震撼,塔的內部是洋蔥,肉質相當軟嫩,入口即化,且冰的不會太透,內層鮮紅外層稍微炙烤過,夾著洋蔥再蘸點醬吃,簡直是絕品!附帶一提,不敢吃洋蔥的人也建議嘗試,這裡的洋蔥經過幾道手續處理,沒有任何臭味。
緊接著上了第二道菜,此時他們的一個小動作讓我們備感窩心,也是大加分的原因之一。
通常桌上擺太多菜會忽然不知道該先吃哪道,而且桌面顯得雜亂,而老闆娘卻在這時主動過來說:「我替你們將生牛肉裝成小盤。」服務真的相當周到。
第二道菜上的是本店特製而且得過獎的「鮪魚塔」,共分三層,下層為蘿蔔絲,中層是鮪魚,上層鋪滿一層蔥花,一開始完全看不懂這東西該從何吃起。
但經過服務生攪拌後成了上面的模樣,顛覆了生魚片的傳統吃法,沾滿蛋汁的生魚片和著蘿蔔絲一起入口,微辣的口感令人驚豔,是前所未有的體驗,而松子在此則成了最完美的點綴。
緊接著是日本料理的定番「鮭魚茶泡飯」!
老闆娘很細心地幫我們分裝成兩碗,而且男生份量較多,女生份量少一點,湯頭鮮美,飯粒分明(有些店家的飯會混成一坨)
第四道菜是老闆娘大力推荐的時魚,來自澎湖的海魚,肉質極鮮,筷子輕夾便肉骨分離,蘸點胡椒粉,入口即化,我一連夾了二十幾口停不下來,朋友說乾脆整條魚都給我吃算了。
再來是創意料理之一的「香菇鮮蚵」,麵衣裡頭包著香菇與蚵仔,將整顆放在醬汁碗裡泡上一會兒,大口咬下,蚵仔的汁液飽滿卻不嘔心,香菇則香氣四溢,吃到這裡真的覺得非常幸福。而盤子旁邊還附兩小塊甜薯,吃起來不會太甜卻帶點梅子味,很特別。
第六道菜是「燒烤雞腿肉串」,雖然只有三塊,但咬下去的心得是…
軟!軟!軟!
然後就是老闆娘推荐再推荐的「大明蝦」,是季節限定品,份量真的非常龐大,而且已經去殼,肉質像龍蝦一般,還有豐富的蝦膏,可惜因為某些原因我只吃了一半。
再來就是壓軸啦!
「明太子烤馬鈴薯」,這道料理我在無國籍食堂、和民等處都有吃過,但在這裡輕輕咬下,我忽然笑了出來,太好吃,太好吃啦!軟綿綿的明太子與口感略硬的馬鈴薯交織出微妙的口感,初入口是鹹,嚼了幾口後跑出海苔的甘味,接著則是烤過的焦味,相當有層次感。
最後因為老闆娘聽到我身體不適,額外贈送了兩碗味噌湯,相當好喝。
(這種服務去哪找?)
全部用餐完畢以後還有甜點,本店特製的麻薯,外酥內軟,一口咬下熱熱的麻薯呼哇地流出,花生粉甜而不膩,極力推荐,連不愛甜食的我都愛不釋手。
總體來說《花彘醺》已然躍上我在台北最愛的店家之一,下週已經迫不急待再來用餐一次,而且用餐氣氛極佳,燈光恰到好處搭配溫柔的爵士樂,非常愉快。
如店門口所寫的幾行字,其中一行寫著「來這用餐希望能消除您一整天上班的疲勞」
我愛這裡的餐點、風格、服務。
我喜歡《花彘醺》,下週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