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這個畫面陪我在宿舍度過了無數個夜晚。 |
2016 年 9 月 22 日,Blizzard 宣布「Battle.net」將要走入歷史,未來將會以「Blizzard」簡單明瞭、後面則加上服務內容,像是「Blizzard Streaming」、「Blizzard Voice」之類的名稱來取代。
近日如果你有更新 Battle.Net 平台的話,會發現 Battle.Net 圖案已經變成「BLIZZARD」了。而從「愛范兒」的 Battle.Net 紀念文章中可以發現,對岸的網頁內容也已經將 Battle.Net 更名為「獲取暴雪遊戲平台」。
![]() |
官方說他們做了點改變 |
![]() |
左上變成了 Blizzard |
上圖那令人懷念的介面與名稱,從此就只能封塵在腦海的回憶庫裡了。
所以,懷舊與紀念的時間到了,以下為「觸樂」所整理的「戰網發展史」,本文除簡繁轉換外,部份名詞稍做調整(EX:游戲→遊戲)。
本文經「觸樂」授權轉載。
- 原始文章連結:「你可能不知道的20年戰網故事」
- 作者 Inversion
也許你每天都會打開暴雪戰網客戶端然後開始遊戲,但你可能從來都不知道,戰網到底是怎麼來的。那麼,戰網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?提起「戰網」,玩暴雪遊戲的玩家一定耳熟能詳。現在玩家在戰網平台,可以購買或者遊玩所有暴雪出品的遊戲。也許你每天都會打開戰網客戶端然後開始遊戲,但你可能從來都不知道,戰網到底是怎麼來的。那麼,戰網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?
為戰而生
![]() |
戰網服務已經遍及全球 |
時間還要追溯到20多年前。1995年,《魔獸爭霸2》發售,暴雪就意識到遊戲的格局,已經突破了超級任天堂的小遊戲框子,進入到大製作的時代了。但是對於《魔獸爭霸2》來說,還有一點沒能實現——網路對戰。